(一)夏季蔬菜大棚休閑期,菜農通常會在翻地施肥后關閉溫室大棚口進行高溫悶棚。這種做法很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悶棚前翻地施底肥時一定不要把生物菌肥一起施入。因為高溫悶棚的目的是利用高溫消毒滅菌,如果在悶棚前施入了生物菌肥,那么菌肥中的生物菌必然會在高溫悶棚的過程中滅亡,也就發揮不了生物菌肥應有的作用;
(二)一般情況下溫室大棚膜都是一年換一次,可在春茬蔬菜拔園后,及時深翻棚地,施足雞糞,利用舊膜高溫悶棚,這樣提溫慢,需延長悶棚時間,即使悶棚時間稍長一些也無妨,因為舊棚膜本來已到該換的時候了,悶棚后即可完成其使命;
(三)不少菜農在底肥中把所有的肥料一并施入,包括生物菌肥,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有些菜農甚至在施足含有生物菌肥的基肥后,不僅高溫悶棚還配合溴甲烷熏蒸,這種做法更加不值得提倡;
(四)采用新膜,提溫雖快,但薄膜受損也嚴重,因此應控制悶棚時間。一般干悶過后,換上新膜,濕悶15天即可。對于一些老棚,悶棚時間可稍長一些,但最好不要超過20天;
(五)如棚內根結線蟲病嚴重的棚室,在高溫悶棚前更應將植株運出棚外,因為在拔棵的時候,棵子上勢必帶有大量的根結線蟲,這樣將帶有根結線蟲的棵子運出棚外,就會把棚內的一些根結線蟲帶出棚外,這樣就減少了棚內的根結線蟲病菌,悶棚后效果更好,更容易將少量的線蟲殺滅干凈;
(六)高溫悶棚時,溫室大棚內溫度達到55℃以上時,才能起到良好的殺菌殺線蟲作用。而如果帶棵子悶棚,尤其是像黃瓜、苦瓜、西紅柿等比較高的植株,勢必就會起到遮蔭的作用,影響棚內溫度的上升,進而使高溫悶棚的效果大打折扣;
(七)農戶朋友為省勁有時不會把植株事先拔出來,這樣線蟲在土壤地下,肯定不如拔出植株后殺滅的效果好。因為拔出植株后,勢必就會帶出一部分土壤,原先植株根系生長處的土壤處于裸露狀態,這些土壤提溫更快,殺滅線蟲的效果比帶棵悶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