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部樞紐:包括水泵(及動力機)、施肥罐、過濾器、控制與測量儀表等。其作用是 抽水、施肥、過濾,以一定的壓力將一定數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調節設備(如壓力表、閘閥、流量調節器 等)。其作用是將加壓水均勻地輸送到滴頭。
3.滴頭:其作用是使水流經過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損失,減小其壓力,使它以點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頭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淺埋保護。
溫室、大棚等園藝設施配套滴灌技術是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必經之路,滴灌具有明顯的優點。目前設施園藝自動化滴灌系統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如規劃設計問題、設備質量問題、管理使用問題等。為保證棚室設施園藝滴灌技術的推廣和前進,應對這些問題正視并改進。
一、滴灌設備質量問題
自引進滴灌技術以來,從消化、吸收到自主研發創新,目前,溫室、大棚的成套滴灌設備基本都是我國獨立生產的,部分產品性能的水平已經不低于國外同類產品,但一些關鍵設備,如首部樞紐設備、自動控制設備等與國外同類先進產品相比仍存在一道的差距??傮w上來講產品品種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
我國生產的滴頭、滴灌帶或滴灌管等產品在壓力補償、抗堵塞、灌水均勻度和材質的抗老化等方面質量一直不穩定;管材配套性差,容易漏水;過濾器主要以篩網過濾器為主,使用壽命較短,過濾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這是導致灌水器堵塞,甚至工程報廢的直接原因之一;普遍使用的壓差式施肥器,密封性差,不好控制,施肥濃度很不均勻;目前雖有文丘里施肥器、射流式施肥器生產,但數量少,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市場上沒有多大選擇的余地。另外目前滴灌設備市場混亂,魚目混珠,缺乏有效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價格無序,售后服務差,也制約了滴灌事業的順利發展。
自引進滴灌技術以來,從消化、吸收到自主研發創新,目前,溫室、大棚的成套滴灌設備基本都是我國獨立生產的,部分產品性能的水平已經不低于國外同類產品,但一些關鍵設備,如首部樞紐設備、自動控制設備等與國外同類先進產品相比仍存在一道的差距??傮w上來講產品品種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
我國生產的滴頭、滴灌帶或滴灌管等產品在壓力補償、抗堵塞、灌水均勻度和材質的抗老化等方面質量一直不穩定;管材配套性差,容易漏水;過濾器主要以篩網過濾器為主,使用壽命較短,過濾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這是導致灌水器堵塞,甚至工程報廢的直接原因之一;普遍使用的壓差式施肥器,密封性差,不好控制,施肥濃度很不均勻;目前雖有文丘里施肥器、射流式施肥器生產,但數量少,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市場上沒有多大選擇的余地。另外目前滴灌設備市場混亂,魚目混珠,缺乏有效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價格無序,售后服務差,也制約了滴灌事業的順利發展。
滴灌作為一種先進的精細灌溉技術,對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進口滴灌設備質量雖好,但由于其價格原因,限制了它的使用。絕大多數滴灌工程還主要是立足于國產設備或國外關鍵設備配套使用,這也是長久之計。因此,盡快提高我國滴灌設備產品技術總體質量水平和配套水平,不斷開發系列化新產品,是當務之急。
二、設備管理問題
滴灌的發展也有不短的歷史,一些發展滴灌較早的地區,不少菜農在安裝了大棚滴灌后,使用不長時間即成了擺設,有的拔掉滴灌帶(管),但繼續使用輸水主管道,成了“管灌”;有的則直接放棄不用,又恢復了溝灌。究其原因,關鍵在于管理不善。
在一開始籌辦滴灌工程的時候,地方領導和群眾往往積極性很高,多方籌資,四處備料,盡快施工安裝。一旦工程投入運行或應付上級檢查過之后,一些地方領導便不再重視,沒有及時組建基層專門技術管理機構,無人組織配套設備的供應,無人進行設備維修和養護等服務工作。農民對這些新技術新設備只能停止使用。如滴灌對水質要求較高,不但需要配備質量較好的過濾器,還需要定期沖洗過濾網和滴灌帶,若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滴灌帶(管)的堵塞,導致出水量變小,灌水不均勻,甚至造成整個滴灌系統癱瘓。另外許多工程是以政府投資為主,多方參與建成的,產權不清,農民不但不愛惜,還可能進行人為破壞,這也是許多地方客觀存在的一個問題。因此由于管理不善而擱置起來或廢棄的工程占有相當的比重。
三、設計粗糙問題
有些村鎮基層水利部門缺乏技術人員,滴灌工程得不到規范設計,只能模仿粗略設計或根本不設計,直接照搬別人模式,致使工程從設計上就存在諸多問題。安裝時往往又是組織臨時隊伍進行安裝,故很難保證質量。另外片面追求降低工程造價,往往設計選擇低質、便宜的微灌設備或省卻一些不該省卻的設備,如調壓設備、過濾器、施肥器等,導致系統配套性差;輸水主管道設計太細,前后壓差變化較大導致灌水不均;在較寬的畦面上只布置一條滴灌帶(管),使灌水時間太長,或水分分布不均?;驗楦銟影骞こ蹋豢紤]實際生產水平或經濟效益,選用高檔設備,造成不應有的浪費。
四、使用技術問題
許多工程建成之后并沒有建立相應的滴灌灌溉制度,仍沿用傳統的灌溉制度,一次灌水量過大或灌水時間過長,灌水定額過大,與傳統溝灌方式沒有多少差別,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優越性。另外目前大多數農民還習慣于手工追肥緊接灌水的傳統,即使設計安裝了施肥裝置,也很少使用或不用,形同虛設。對于滴溉的理解僅限于灌水任務上,由于基本上仍然使用固體顆粒肥料,并需事先溶解,不但增加了堵塞灌水器的機會,且由于施肥器一般容量較小,每次施肥量有限,在目前大多數菜農仍采用傳統肥量的基礎上,顯然覺得太少,也太麻煩。因此使用滴灌后,必須相應改變原有的灌水制度和施肥制度(包括肥料用量、施肥次數、施肥方式、肥料類型選擇等),才能充分發揮出滴灌的優越性。
了解更多|蔬菜大棚||溫室大棚|蔬菜大棚建設|東莞鐵棚搭建|蔬菜大棚造價|東莞蔬菜大棚|節日花架搭建|相關信息請關注http://www.cydapeng.com 東莞市萬江長永鐵藝工程部